大马海尔与三洋电机(Sanyo)在大马业务和团队合并、停止销售不适合大马市场或蒙亏的产品,以及调整销售管道的调整工作已近尾声海尔电器(马)私人有限公司(Haier)董事经理史志远接受《南洋商报》专访时,对前景信心满满,认为明年起可加速增长。
这家中国家电巨头进军大马后,并没有因为母公司的威名而一帆风顺,反而在大马市场经历了重重考验。
因此,该公司将通过多项策略,积极争夺大马家电市场份额,设下目标要把市占率,从目前的5%至6%,在3年内提高到10%。
同时,更放眼未来3至5年成为大马家电市场前三名品牌。
大马海尔夹缝突围
国内家电市场竞争剧烈,上有日韩品牌,下有中国廉价进口产品,导致海尔电器(马)私人有限公司(Haier)陷入两难的局面。
加上令吉贬值,导致从中国总部和其他区域进口的产品,面对成本高涨的难题。
不过,海尔电器将加强团队、扩大产品种类和市场范围并积极推广,致力提高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和提升品牌地位。
海尔集团(Haier)是中国企业和产品创新的典范,并且成功改变市场对“中国品牌”的负面看法。
海尔创办于1984年,通过创新研发优势,继续引领市场潮流,在全球拥有超过1万个专利。
今年6月,在欧洲市场极具权威的奖项———Plus X奖,海尔荣获“2015年度最具创新品牌大奖”,成为Plus X大奖上,唯一获得奖项的中国企业。
此外,据消费市场权威调查机构欧睿国际(Euromonitor)的数据,2014年,海尔品牌全球零售量份额为10.2%,连续6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。
海尔分支机构遍布全球,包括5家研发中心、66家贸易公司,和24个工业园;集团2014年的营业额达到326亿美元(约1406亿令吉),并取得240亿美元(约1035亿令吉)的盈利。
在众多市场中,马来西亚是海尔集团的关键市场之一,至今仍在努力抢夺市场份额。
海尔电器(马)私人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,并且在2003年开始营运。
该公司在国内销售的产品,主要是电视、冰箱、冷气机、洗衣机,以及小型家电。
虽然在大马市场营运已有12年,但增长步伐缓慢,且市占率仅达5%至6%,这与总部设立的目标有很大一段距离。
董事经理史志远接受《南洋商报》专访时说,要在市场站稳脚步,至少要达到10%的市场份额,所以,目前公司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,而团队是达到该目标的关键。
经过这几年的调整工作,包括整合团队、取消不合适国内消费者和蒙亏的产品,公司将重新出发,希望快速增长。
“目前,调整期已到尾声,相信从明年开始,公司将会飞速增长。”
他放眼企业对消费者(B2C)的营业额增长率,将从过去每年平均增10%至15%,在未来5年提高至接近30%。
积极建设团队
从2013年底出任海尔电器的董事经理史志远认为,在国内经营的最大挑战,就是团队的建设。
除了雇员由多元种族构成之外,还有与三洋(Sanyo)销售与服务(马)私人有限公司的家电业务结合后,衍生出来的企业文化冲击问题。
史志远表示:“从企业文化来看,海尔电器有中国文化,而三洋则有日本文化,所以,公司实现着一个多文化的团队。我们正努力把团队的跨文化融合起来,相比中国总部的单一文化,大马公司面对较大难度。”
海尔在2011年完成和签署收购三洋电机的日本家用电器业务,以及在东南亚四国家用电器业务的协议,这让三洋在马来西亚的三洋销售及售后服务有限公司,转让给海尔旗下。
海尔电器也将通过双品牌经营模式,销售三洋的家电,包括冰箱、电视机、冷气机等。
由于距离预定的目标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因此,史志远在这两年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团队建设,让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能量和特长,齐心协力建立公司。
人人都是自己的CEO
作为一家贸易公司,最主要的是4P,分别是产品(Product)、价格(Price)、销售管道(Place)和促销(Promotion),而团队正是背后的关键元素。
“目前,最核心是给每个人创造一个空间。海尔集团提倡一个核心价值,也就是‘人单合一’,宗旨为把每个人和明确的目标结合在一起。”
此外,集团还有一个口号,即“人人都是自己的CEO”,让员工把海尔当成自己的公司,每个人在自己负责的职务上,都是总执行长(CEO)。
与过去相比,他认为公司这方面已有很大的进步。
“大家把公司当成事业和家来对待,团队精神有很大的进步。”
挑战1.市场竞争激烈
在成立海尔电器之后,虽然每年营业额都有增长,但幅度并不大,主要是因为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。
史志远表示,大马市场并不大,人口只有约3000万人,但却有很多外国品牌抢夺市场。
他指,日本和韩国品牌在国内市场有几十年历史,加上整个市场跻了约20、30个品牌,海尔电器属于“后进”。
巫裔是主要客户群
此外,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之后,市场变成零关税,使到很多中国企业进军大马市场。
不过,这些企业并不是着重于品质或品牌,而是打削价战。
为了抢市场,定价比海尔电器低了20%至30%。
“对我们而言,所面对的挑战是上有日韩品牌,下有中国企业,这是非常艰难的局面。”
因此,公司将会通过了解国内消费者的需求,并与总部配合,开发出合适的产品,以提升品牌。
目前,巫裔是公司的主要客户群,占营业额约60%至70%比重。
巫裔的购买力不高,主要是关注在比较耐用、质量好、可信任,及可负担的产品上。
挑战2.不能依赖总部支持
在开始营运的最初几年,海尔电器投放相当庞大的资本,用于推广品牌。
当时,几乎常常都会看到该品牌的广告,也逐步让大家认识到这个中国品牌,慢慢有了一定的知名度。
不过,后来总部改变发展方向,限制提供给海外子公司的资源,也导致品牌推广活动减少。
海尔集团要求海外子公司,必须变成独立公司,依靠自己的能力生存,而这成为海尔电器的挑战。
史志远说,集团总执行长张瑞敏的方向,是要把一个大集团,变成多个小单元,且让每一个单元有活力、竞争力和作战能力,以便能够提振整个集团的地位。
了解消费者需求
“包括资金援助,我们不能一直依赖总部。我们没有捷径,要真正了解消费者的需求,才是生存之道。”
因此,公司不断把总部资源,与国内市场需求整合,生产出符合国内消费者要求的产品。
这不仅是要达到总部的目标,也能够继续在国内生存。
挑战3.成本压力加重
海尔电器旗下的产品,都是从海外进口,包括从中国、东盟国家如泰国、印尼和越南,而且进口产品价格,皆以美元计算。
因此,令吉兑美元大跌,也直接冲击公司赚幅。
令吉贬值冲击
史志远坦言,令吉在过去1年贬值,导致公司面对非常大的成本压力。
“令吉贬值30%,成本就激增至少24%,因为80%的成本来自兑换汇率。”
不过,所幸人民币、泰铢、印尼盾兑美元皆下跌,且原料价格下跌,所以,厂商也调低以美元计算的销售价,这有助公司缓冲进口成本。
同时,由于海尔集团规模庞大,所以,在采购方面具备议价能力,这也让公司受惠。
此外,公司也通过“以新换旧”的方式,为新产品设定较高售价,缓冲成本压力。
他指,经过这两种方式,公司的成本压力减了一半,但赚幅依然比预期低。
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移民申请条件:
1.定期存款50万马币(50岁以上为35万马币)
2.家庭月收入不低于1万马币
批准后:
在马来西亚存款30万马币(50岁以上为15万马币)
马来西亚移民及房产咨询热线020-29051986,18680557904
电话咨询
400-880-2271